安徽馬鋼礦業資源集團南山礦業有限公司:
《馬鋼集團南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尚橋鐵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項目編碼:2104-340000-04-01-609769)收悉。和尚橋鐵礦位于馬鞍山市雨山區向山鎮、佳山鄉,2004年2月,我廳(原省環境保護局)批復了你公司和尚橋鐵礦大尾山礦段、馬塘礦段環評文件(環監函〔2004〕59、60號),F你公司為接續鐵礦資源,擬擴大開采范圍和深度,實施和尚橋鐵礦三期工程,外擴范圍位于已有采礦權及核準用地范圍內,建設完成后開采面積由1.226平方千米增加至1.424平方公里,開采標高由36~-96米變為36~-156米,項目仍采用露天開采方式,礦石開采規模仍為300萬噸/年,巖土最大剝離量1600萬噸/年。項目新增部分鑿巖、鏟裝、運輸設備,其它利用和尚橋鐵礦現有的開拓運輸、儲運工程、公輔工程、環保工程、辦公生活等,礦石利用現有和尚橋選廠加工系統加工成鐵精礦。經研究,提出審批意見如下:
一、在落實《報告書》和本審批意見提出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后,工程建設導致的不利生態環境影響可以得到緩解和控制。按照國家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國內鐵礦項目建設的通知》(發改辦產業〔2022〕255號)、《安徽省加快推進鐵礦項目建設實施方案》(皖經信原材料函〔2022〕73號)要求,為提高鐵礦資源自主保障能力,我廳原則同意《報告書》總體評價結論和擬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二、項目在設計、建設及運營期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實“以新帶老”承諾。你公司應按照《報告書》提出措施和時限,完成現有工程、依托工程存在的雨污分流、生態修復、揚塵、噪聲等環境問題整改。
(二)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施工期制定實施揚塵防治方案。運營期采礦采用穿爆干式防塵技術、鉆機三級干式捕塵系統、微差控制爆破、濕式作業、灑水抑塵等措施減少采礦粉塵;內排土場及時進行灑水抑塵、生態復綠;礦石采用汽車、膠帶聯合運輸,廢石采用汽車、鐵路聯合運輸,各產塵點應配備除塵設施,汽車運輸應采用新能源或國六排放標準車輛,非道路移動機械應符合最新排放限值要求,并采取進出場道路硬化、灑水抑塵、自動噴淋、車廂遮蓋、車輛沖洗等措施;建立門禁視頻監控系統,監控運輸車輛進出廠區情況,運輸車輛電子臺賬需保存至少一年。廢氣污染物排放執行《鐵礦采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1-2012)表6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和表7無組織排放濃度限值。
(三)強化水環境保護。項目實施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生活污水依托和尚橋鐵礦辦公區處理設施處理后,進入生產廢水循環系統。運營期礦坑涌水、雨季露天采場和內排土場匯水收集后,作為和尚橋鐵礦生產用水的補水;暴雨情況下露天采場和內排土場匯水與礦坑涌水輸送至凹山坑暫存。
(四)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優先使用低噪聲施工工藝和設備,采取減振、隔聲等降噪措施。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運輸路線和運輸時間,采用固定時段、小藥量微差爆破,控制運輸車速,現有自備鐵路機車經過村莊時禁止鳴笛,減少噪聲影響。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中標準。運營期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區標準,鐵路邊界噪聲排放執行《鐵路邊界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GB12525-1990)及其修改方案中標準限值要求。
(五)加強固體廢物管理。剝離巖土優先在和尚橋內排土場堆排,剩余部分送至凹山排土場,后期用于礦山生態修復;廢石優先綜合利用,剩余部分運輸至凹山排土場暫存。你公司應建立尾砂、廢石等固體廢物管理臺賬,如實記錄固體廢物產生種類、數量、時間以及利用、處置和貯存情況,委托他人運輸、利用、處置尾砂、廢石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應當落實《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要求,對受托方的主體資格和技術能力進行核實,依法簽訂書面合同,在合同中約定污染防治要求,未依法履責將承擔連帶責任。
(六)落實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加強生產運營管理,杜絕跑冒滴漏情況,廠區內進行分區防滲,12米處沉淀池、危廢暫存庫等區域應滿足防滲要求,合理設置地下水和土壤監測點,開展跟蹤監測,發現污染后立即采取應急措施,減少對水體和土壤的不利環境影響。
(七)加強環境監測及應急管理。按照《報告書》提出的環境監測計劃,定期開展監測。嚴格落實環境風險事故防范措施,定期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防止環境風險事故發生。你公司應定期監測破碎車間、篩分干選車間等處的環境伽馬輻射計量率,發現異常立即取樣監測礦石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當鈾(釷)系單個核素含量超過1貝可/克時,應及時上報馬鞍山市生態環境局。
(八)項目建設及運行過程中,應建立暢通的公眾參與平臺,滿足公眾合理的環境保護要求,定期發布企業環境信息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公眾關注的問題并消除影響。
三、你公司應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建立內部生態環境管理體系,明確機構、人員、職責和制度,加強生態環境管理,推進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施工招標文件和施工合同中應明確環保條款和責任,項目建成后應按規定程序實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應當依照《排污許可管理條例》規定,及時變更排污登記。你公司應按規定接受項目工程所在地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日常監督檢查。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
2023年8月8日
(關鍵字:馬鋼集團)